本课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纸”为媒材,通过“用纸做一只美丽的蝴蝶参加选美比赛”这样的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去探究,运用一系列小问题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学生通过对各种纸材的探究,发现不同纸材有着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可以使人用不同的方法去塑造物体,从而总结出合适的创造美丽蝴蝶的造型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做中学”,问题串促使学生去思考,会促进智慧的生成。在这种像艺术家一样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创作水平、思维能力均能得到提升。
学生作品成果展示
创设情境,提出核心学习任务
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情境,让“蝴蝶仙子”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用纸做一只美丽的蝴蝶去参加选美比赛。其价值主要有两点:一是同龄人的角色扮演很容易就能将孩子们带入竞赛的氛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用纸做蝴蝶,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带有目的地去探究。
深入探究,学习制作方法
1//探究纸材,感受纸的特性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材质的纸张,并引导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中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学生发现:海绵纸摸起来软软的,它的颜色很鲜艳;皱纹纸摸起来糙糙的,而且不太好画;玻璃纸摸起来滑滑的,但有点儿硬,应该不太好折;镭射纸的颜色很漂亮,而且会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纸材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彩纸、海绵纸的色彩鲜艳,皱纹纸、锡纸、纸巾可塑性强,闪光纸、玻璃纸、镭射纸都有耀眼的色彩。
不同质地的纸材
设计意图
纸这一低结构材料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非常常见,他们通常拿来就用,从来没有去研究过纸的特性。因此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尝试让学生慢下来,在制作之前,先去观察、触摸、撕扯、绘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纸材的不同特性,如色彩、质地、肌理等。这既丰富了他们的美术经验,也为后面的技法探究做铺垫。
2//探究方法,学习纸塑技法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上述纸材来制作蝴蝶。在尝试创作中,面对材质不同的纸张,学生根据纸材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例如:学生发现蝴蝶是对称图形,所以在使用彩纸制作时,先将纸对折,然后进行绘画和裁剪。在使用锡纸时,学生则使用捏的方法。学生发现锡纸很脆,一折就容易裂开,不适合折,也不太好剪。但锡纸适合捏,一捏就可以改变造型。
随后,教师播放“用不同的纸材制作蝴蝶”的技法视频。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总结纸塑方法并板书:画、折、捏、扭、拧等内容。
学生用各种方法制作的蝴蝶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直接教授技法,而是用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纸制作蝴蝶,再通过一系列的小问题让学生始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