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刘芳璐通讯员朱启明近年来,海宁市“五水共治”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水环境不断改善,企业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可是,仍有少部分企业心存侥幸心理偷排污水,破坏环境。近日,许村、袁花两家企业将未经处理达标的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严重影响水质,目前,两家企业都已被查处。中胜建材:污水带着泥沙直排赭山港近日,海宁市“五水共治办”工作人员在许村镇胜利村赭山港的一处雨水口前,发现了堆积着厚厚的水泥状沉淀物,层层叠叠像一个小小的“沙滩”,还往河面延伸了好几米,不仅侵占了河道,更是污染了水质。工作人员随即沿着雨水管道一直往前走,试图追寻根源,终于在附近的海宁市中胜建材有限公司发现了“猫腻”。这是一家从事商品混凝土制造和加工的企业。中胜建材将带着泥沙的污水直排进赭山港。(部门供图)“主要是混凝土车进出的时候需要清洗,而在清洗过后,有一部分废水通过清洗池排到旁边的赭山港。”许村镇党委委员吴勤波介绍,因为夹杂着泥沙的污水长时间流入赭山港,泥浆逐渐沉淀,水位一低,就能看到明显的堆积。随后,海宁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对污水采样测试,结果pH值大于12,呈碱性。“我们将根据检测的浓度、对环境污染的程度等,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出严厉的处罚。”吴勤波介绍,去年,这家企业被列入“低小散”,今年2月,就曾对该企业进行停水停电处理,但后因生产需要,企业4月恢复运营。目前,该企业已被海宁市环保局查处,罚款7.4万元,同时,厂房已经进入拆除阶段。武峰集成吊顶: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排雨污管网不仅在许村镇赭山港,袁花镇的袁硖港也有类似情况发生。海宁市武峰集成吊顶材料有限公司未按环评要求对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并将强碱性清洗废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导致雨污混流,最终汇入袁硖港。据介绍,在自北向南流经袁花镇工业园区的袁硖港堤岸东侧、靠近浙江力都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管口,每天都在排放淡黄浑浊的污水,管口下方石壁上有明显板结痕迹。经市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到管口进行采样测试,发现入河污水呈较强碱性。武峰集成吊顶材料将生产废水直排管网,通过雨水口排入河道。(部门供图)经过仔细排查,执法人员在力都公司厂区一个生产车间旁边的沟渠里,发现了一股与入河管口性状相似的碱性污水。据悉,这个车间是海宁市武峰集成吊顶材料有限公司从去年4月开始向力都公司租用,主要用于激光镭射膜加工。该项目镀铝工艺流程中,会在镭射膜表面残留硫酸,按环评要求需要加入片碱进行中和,清洗废水经处理后80%以上回用,其余20%再次中和达标后纳入污水管网。而执法人员发现,在武峰公司非常简易的中水收集池内基本无水,底部一根塑料管通向车间外污水窨井。经查,武峰公司将未经处理达标的生产废水直接排入雨污管网,不符合环评要求。由于力都公司厂区雨污分流不彻底,造成了武峰公司生产废水通过雨水口排入河道。经市环境监测站检测,武峰公司转印膜车间积水的pH值为12.49,呈强碱性;总有机碳TOC浓度为每升35毫克,相当于规定排放标准限值的1.75倍。从雨水口汇入袁硖港的污水pH值为12.39,同样为强碱性;总有机碳TOC浓度为每升26.4毫克,超过排放标准限值1.32倍,属于违法排污行为。“下一步,将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处罚。”袁花镇副镇长黄杨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