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们提起科技界的巨头,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美国或是日韩的企业,苹果、微软、索尼、三星、LG,这些品牌在国内家喻户晓。而回看欧洲的企业似乎已被世人遗忘了,在那里其实诞生出许多“隐形冠军”企业,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飞利浦。资料显示:飞利浦(PHILIPS)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始创于19世纪90年代,迄今已有年的悠久历史。经过上百年的漫长发展,现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健康科技公司。集团一年的营收能达到.8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亿元),利润超过亿元人民币。飞利浦成立初期,主要制造碳丝极灯,并迅速成为欧洲最大的生产者之一。这种新照明技术,为公司的稳步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上世纪初,为了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成立了研究实验室以促进产品的创新研发。在之后数年间,飞利浦在X射线和收音机技术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不断满足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很快,公司推出了X射线管和收音机产品,拉开了其多元化发展的序幕。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飞利浦不断涌现各种新产品和新概念。其中,在照明领域取得全球领先的地位。此外,通过在影像、声音及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传输方面取得的突破,公司发明了镭射影碟、激光唱盘、光学电讯系统等产品。在国内家电行业还处于萌芽时代的时候,该品牌已经生产了第一亿台电视,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巨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规模的增长体量必然会逐渐显得臃肿,飞利浦也不例外。事实上,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公司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对迟缓。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了一系列变革计划,包括简化公司架构、精简业务领域,通过这些举措,使得企业的部分业务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进入新世纪后,飞利浦一直处在发展和变革之中。在业务方面,从照明、消费电子领域,逐步延伸至健康领域。而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其在前几年陆续将旗下手机、电视机、空调等业务剥离出去,出售或租赁给其他企业。这不仅让公司能专注于优势领域,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资金用来研发投入。少有人知道,飞利浦早在年就进入了大中华市场(至今有着年历史)。80年代设立第一家合资企业,飞利浦将照明、消费电子、家庭小电器、半导体和医疗系统等五大业务全部带到了中国市场。近年来,飞利浦在诊断影像、健康信息化以及消费者健康等领域重点布局。家电领域的优势业务,主要集中在剃须刀、吸尘器、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产品。不过随着全球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尤其是中国家电企业快速崛起,给品牌带来不小的压力。年有相关报道称,美的对飞利浦的家电业务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未来或许有收购部分业务的可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论是业务的兼容互补性,还是整体战略规划层面,飞利浦的家电业务对国内家电巨头来说都有着重大作用。而通过并购策略,扩张自身的规模,也是各大企业的一贯手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