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年的秋天,依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不平凡的秋天。华为在这个秋天,开启了事关荣誉和尊严的终极一战。个中缘由,已经没必要多多言。振聋发聩的话,汇成一句,做到最好,无愧于心。毕竟,关于华为Mate40系列本身,话题与热度已经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它所引发的讨论也已经超过了产品力这个范畴。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在考虑如何展开这篇“非常规的评测稿”,其重要性胜过产品参数与特质本身。
此篇,取了这么一个主题,其实是有私心的。所谓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易经》。八卦是中国人的基本哲学概念,它不仅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更是中国人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借着华为Mate40系列机型里“宫灯八角窗”和“人月两团圆”的影像组件设计元素,也应着华为Mate40系列“也许是短期内华为高端机型收官之作”的现实,我们想,应该要用中国式的哲学思维去给它画一个顿号(当然不是句号)。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有什么比“阴阳刚柔”的四象更能蕴含中国式坚韧与积极的态度?此刻的华为,我们期望它能在国人的坚守中完成接下来的“华有可为”。
配置图
征程继续,故有尊重
虽然耳畔纷纷扰扰,但华为并没有悲情,更没有刻意煽动的悲情。按余承东的话说,Mate40系列是华为Mate机型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存在,Mate40、Mate40Pro、Mate40Pro+以及Mate40RS保时捷版,战容齐整,雄心豪溢。既然如此,作为媒体的我们,也需要用一种更正向的态度去解析Mate40系列,以及它背后那些很有意义的事。
余承东说,八年来华为Mate系列坚持开拓创新,陆续推出十代Mate产品,每一代都是华为尖端科技集大成者。所以,这种尊重是自己挣来的,不是别人给的。征程还要继续,困难哪有办法多?
以前我们多次提到,各家旗舰手机本质上还是在堆硬件,但要找准真正的受众热度,应该是用户的依耐性,而不是硬件属性。这种依赖性,真不是靠单纯的硬件来达成。手机与之配套的相关IoT设备共同营造一个围绕互联网应用的智能生态,才是正途,尤其是在5G时代。要知道,苹果手机和它的IoT生态已经成功多年了。单纯看iPhone的配置其实并不登峰造极,但当我们购入AirPods、续费AppleMusic、使用苹果的软件服务和游戏后,我们就会发现“已经离不开苹果生态”了。换句话说,现在几位中国品牌的头部品牌都在发力IoT的原因也在于此。
因此对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找到属于自己的“护城河”项目十分重要。整体而言,中国品牌集体做强旗舰的思路,对行业来说是正面的,但如何走好这条路,需要思考的东西还很多。华为的P系列与Mate系列其实这些年都在做这方面的积极探索,成绩也摆在那里,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这都是事实。
所以,华为作为一个广泛意义上呈现“国人骄傲”的标识,已经承载了流年荣耀与负累艰辛。诚然,多少无法言说的纷纷扰扰并不能以语蔽之,但华为既然有木秀于林的才气,也就必然要有木秀于林的胸怀。无论有人承不承认,抑或是有人喜不喜欢,华为“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总是值得尊敬。况且,它的成绩是市场的客观反馈,嘴上来劲不能成就基业,惟实干,才是征途良驹。
影像,在极致的路上继续前行
就像“打怪升级”,越高的段位,升级之途越艰辛。华为的旗舰机型,对于影像拍摄性能的追求由来已久,造诣深厚,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一次P系列和Mate系列的新生,都会在影像端被寄予特别高的期望。那种期望的结果就是,如果现实中的情形不够惊艳,会让人有更明显的失落。华为很清楚,所以它每次都用了很大的力气(利器)来塑造自己的“金身”。
先简单概述一下。基本上,除了屏幕配置之外,Mate40,Mate40Pro和Mate40Pro+在外观上没有明显不同,机身背面的空心环形镜头设计有着“人月两团圆”的韵味,而这韵味之中,则是分别以不同的镜头数量来区分它们三者的配置指标。这个做法,“特别华为”。
而Mate40RS保时捷版虽然也是五摄方案,但加入了温度传感器,并特地独行地用了颇有中国古风和道之意境的“宫灯八角窗”,辨识度极高。当然,如主题所言,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成太极大道的一种底蕴之表达。
对于定制的索尼IMX系列CMOS等等话题,我们在上半年聊华为P40系列的时候已经说得很具体了,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1/1.28英寸大底,是目前智能手机上的顶尖水平,且单位像素为1.22μm,依旧采用RYYB阵列。由于采用四合一方式(QuadBayer)输出万像素的常用照片时,成像像素尺寸为2.44μm。
更重要的是,IMX与IMX一样,具备全像素相位对焦能力,对焦判断更加准确,合焦操作更加迅猛,甚至是逆光环境也不在话下。在如此大的感光大底上,对焦准确度和速度是一件很务实的需求。至于为什么叫8核,四合一成像,每个像素两个嘛。按官方的话说“其全像素8核对焦实现白天黑夜快速精准对焦,更有XDFusion图像引擎将画质提升至全新境界”。在此,我们主要还是围绕Mate40系列机型的差异来谈。
首先,Mate40系列带来创新的超感知徕卡影像系统,这套影像系统包含超感知摄像头、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等。Mate40Pro/Mate40Pro+均配置前后双电影摄像头和前后双超大广角,从画质、防抖和音频三个维度全面进化,可轻松拍摄电影级4K画质视频,超级运动防抖让画面稳定平滑。
而我们在华为P40系列上所熟知的XDFusion图像引擎,则能够以硬件的方式,实现实时视频HDR以获得更均衡曝光效果。在拍摄耀眼亮处、光线微弱暗处等极限高动态场合时,高清画质之外还能完美展现细节、层次和色彩。此外,更大的取景范围和先进防畸变算法,可拍摄宏大场面,不惧画面边缘变形。精准指向性收音、音频变焦声随景动。
具体规格方面,Mate40标准版的徕卡三摄系统与之前P40标准版基本一致(万像素主摄+万像素超广角+万像素长焦),Mate40Pro为全新徕卡三摄系统,而Mate40Pro+则升级为全新徕卡五摄系统。
Mate40Pro的三摄系统由万像素超感知广角主摄(f/1.9)+万像素超广角电影摄像头(f/1.8)+万像素长焦镜头(f/3.4,支持OIS光学防抖)组成。
Mate40Pro+则配备更为强大的五摄系统,分别是万像素超感知广角主摄(f/1.9,支持OIS光学防抖)+万像素超广角电影摄像头(f/1.8)+万像素长焦镜头(f/2.4,支持OIS光学防抖)+万像素超级变焦镜头(可实现10倍光学变焦,f/4.4,支持OIS光学防抖)+3D深感镜头。
对比来看的话,Mate40Pro仅长焦镜头支持光学防抖,而Mate40Pro+不仅多颗超级变焦镜头+3D深感镜头,而且还有三颗镜头均支持OIS光学防抖功能。在变焦拍摄能力上,两款Pro版本的机型也有明显区别:通过潜望式光学变焦结构设计,Mate40Pro可实现7倍光学变焦范围(18mm-mm)、10倍混合以及50倍数字变焦,而Mate40Pro+则支持17倍光学变焦范围(14mm-mm)、20倍混合变焦以及最高倍数字变焦。对了,Mate40Pro+采用业界首款自由曲面镜头,顺手解决了拍照时畸变的问题。对了,在变焦性能上,Mate40标准版是5倍光学变焦范围(17mm-85mm)
整体来看,Mate40全系都配备万像素超大底RYYB滤色阵列排布的超感知主摄镜头,并且支持全像素8核极速对焦,配合麒麟芯片强大的ISP芯片、最新达芬奇架构NPU以及自研的感光和处理算法,在夜拍以及暗光的表现自然会非常突出。而万像素超广角电影摄像头之下,拍摄高光和夜景场合时画质更清晰、颜色更自然。后置人像拍摄纳入可更广的画面,最新的防畸变算法大幅改善画面边缘畸变和人脸矫正。
所以,Mate40Pro+在拍摄能力尤其变焦拍摄方面更胜一筹,是情理之中的事(要知道,在正式发布的当天Mate40Pro就超越小米10至尊版,坐上DXO排行榜第一的宝座,何况更强的Pro+)。至于Mate40RS保时捷设计版的拍照表现,基本上是看齐Mate40Pro+的。
总之,Mate40Pro和Mate40Pro+结合全新进化的徕卡系统,依然不负“夜视仪”+“望远镜”的美誉,并拥有一如既往功能全面的拍摄体验,诸如AI跟拍、运动防抖、音频变焦、超大广角、微距、人像模式、全景模式、息屏快拍等等,对于华为P系列和Mate系列旗舰机的老用户,一定都不会陌生。但从核心参数上来看,这代Mate40系列与年初发布的P40系列区别不算很大。或者说,P40系列当时已经在影像上做到一种极致了,Mate40系列要做到质的提升不太容易。
不过,调校与优化的进阶是不停滞的。看看Mate40Pro在发布之时就超越小米10至尊版坐上DXO排行榜第一的宝座,就明白这机器的影像性能还是颇费了华为的苦心。
坚持美学的变与不变
华为的机型,在外观设计上一直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美学语言,这件事我们不止一次地强调过,更何况面对的是其旗舰机型。所以,在Mate40系列还没有亮相之前的种种猜测中,各种技术参数都有斟酌的余地,唯独外在美感没人会怀疑,哪怕并不知道它们的模样。
首先,在设计层面,华为Mate40系列虽然也延续华为旗舰机型一贯的双曲面全面屏的中轴对称式设计,但改用左置打孔取代刘海屏。其中Mate40Pro和Mate40Pro+保留了Mate30时代的88°超曲面环幕屏,而Mate40则配备曲率为68°的双曲面屏。值得欣慰的是,Mate40系列不仅再次配备实体电源键+音量大小调节键,同时也保留了Mate30系列上出现的双击两侧屏幕边缘来悬浮调节音量大小的体验,尽量满足不同用户的便利体验需求。
熟悉的环幕屏设计,视觉效果确实依旧惊艳,左右屏幕边框趋于无形,尤其玩游戏、看视频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握持在手中也非常舒适。当然,大曲率双曲面屏的误触问题还是无法回避。我们之前也想过,华为会不会给Mate40系列准备“柔性屏直屏化使用”的方案,但现在看来这是“想太多了”。
坦诚讲,Mate40系列的流线型屏幕铺满整个正面,进一步延伸到手中,握持感舒适。并且,Mate40Pro和Mate40Pro+前置摄像头开孔尺寸小、视觉上整体如一。独具匠心的是,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集成多个精密器件,实现前置超广角拍摄、3D人脸解锁和AI隔空操控等强大功能。
对于大家关心的Hz屏幕问题,余承东的回应是:华为当前完全有能力上Hz高刷屏幕(这一点我们毫不怀疑),但目前90Hz屏幕配合麒麟系列芯片、EMUI11系统等软硬件协同加持,有着非常流畅的体验。如果强行上Hz屏幕,则会带来更多功耗,从而影响续航表现,出于平衡功耗和体验的需求,所以才采用90Hz刷新率屏幕。对于这个解释,各位见仁见智。但就目前的绝大部分应用和实际体验来看,90Hz刷新率并不算一个槽点,离开整体体验来谈参数本身就是不可取。
说到屏幕,这里还涉及到一个“色彩管理”的问题。其实近来各大厂也都在屏幕色彩软性调校(系统应用层面)上颇下功夫。按照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的说法,华为在Mate40系列这一代产品的色彩管理上做了不少调整,“Mate40系列也是安卓手机中第一次真正支持全面色彩管理的手机”。
李小龙指出,Mate40Pro在系统设置中支持标准和鲜艳两种不同的色彩模式。与以往产品不同的是,新标准模式是指“显示系统进行完整的色彩管理”,不是指只支持sRGB色域。并且,在光谱设计方面,Mate40系列面板设计针对性地将蓝色光源避开了有害波段,以获得更好的护眼效果。总之,Mate40系列当前的设计是90nit的DC与PWM调光门限,并且提供了屏幕防频闪开关,开关打开后能够在全亮度范围内消除频闪。
好了,继续聊美学设计。“光环”是Mate40的核心设计语言。光环这一要素兼具创意和实用性,而最重要的环自然是此次的后置摄像组件设计:几颗摄像头和闪光灯一起排列成环状,官方叫法是“星环设计”(我们还是觉得“人月两团圆”比较诗意),能解决多摄像头时代手机的设计难题,不需要再纠结于“浴霸”的密恐。
想起来,之前Mate30系列的后置摄像头虽然也是用了星环设计,但实际上摄像头还是并列在中间,只是在边缘加了环形装饰,这与此次将摄像头完全按环形分布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案或许也解决了未来如何美观地排列更多摄像头的问题。
在机身配色方面,这次Mate40和Mate40Pro均提供五种机身配色可选,其中包括亮黑色、釉白色和秘银色这三种玻璃材质配色,此外还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素皮版本配色可选(素皮是今年的一种热门机身素材,所以在我们意料之中)。
很多人会喜欢秘银色,其磨砂玻璃之下藏有多层光学镀膜,膜底新添金属质感膜片,科技感十足,握持手感更是让人惊喜。但更有质感的,无疑是这次推出的黄色与绿色素皮版本,华为给它们取了非常有意境的名字:秋日胡杨与夏日胡杨。这感觉,的确像是“让胡杨在温润的土壤里生长”,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模样。其实,胡杨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树种,严寒和酷暑,干旱和盐碱都无法击垮它。所谓生死不朽的顽强,也恰恰隐喻着华为今日的境界。有点意思。
和之前的P40Pro+一样,Mate40Pro+也是黑白两色陶瓷机体,质感处理得非常有韵味,真机比图片看起来更有高级感。
作为Mate40系列中最顶尖的产品,Mate40RS保时捷设计秉承历代产品超跑基因与奢华气质。这代Mate40RS保时捷设计以超跑赛道动感飞线设计,八边形星钻设计镜头模组相对中轴线完全对称,超感知徕卡电影五摄以环行阵列布局点缀其间。Mate40RS保时捷设计共有黑白两种配色,同样是高强度纳米微晶陶瓷工艺打造的背板。
它的外壳采用五天五夜℃高温烧制而成的高强度纳米微晶陶瓷,质感温润细腻同时坚若磐石,在立体化视觉之上,超高能量镭射激光在机身之上雕刻出条条清晰精致的纹路,再辅以哑光线条处理线条外侧由凸起到平滑的过渡,陶瓷哑光与亮面光影交叠,于细节处彰显卓越品质。
如前文我们提到那样,除了突显特立独行的格调设计和“一看就特别高档”的包装之外,Mate40RS保时捷设计与Mate40Pro+在核心硬件配置和体验上是保持一致的。当然,这次新增的华为Mate40RS保时捷设计典藏版还特别新增了红外测温功能。这个功能在今年荣耀发布的某款新机上就已经出现过,还是“挺应景”的。
你好麒麟,希望再会
麒麟,一套非常强大的5G时代处理器平台,5nm制程的代表作之一,AI性能月GPU性能的登峰之器。然而,它也是让华为旗舰机型“或许会沉寂一些时日”的关键触发点。这其中原因就不多谈了,众人皆知。在此我们只能说,希望它和它的后续型号(华为必然有此技术研发储备或者预研),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继续得以发展。
我们还是回到产品本身来聊。众所周知,按照往年的惯例,华为Mate系列旗舰机都配备的是最新发布的自研麒麟芯片,只是今年的麒麟并没有如往年那样在新机发布前单独举行发布会。
麒麟芯片内部集成超过亿个晶体管,CPU采用跟上代麒麟一样的八核心设计(1个超大核A77+3个大核A77+4个中核A55),最高主频达到3.13GHz。同时,它还有世界首款集成24核Mail-G78的GPU,全新NPUAI处理器则在AIbenchmark4.0ETH跑分之下可超过十四万分。略微有点遗憾的是,麒麟依然基于A77构架,如果能获得A78架构授权,性能将更加强大。
华为表示,麒麟的CPU表现比骁龙Plus高出25%,NPU表现高出%,GPU表现高出50%。同时,由于麒麟内部集成了自研的第三代巴龙5G基带芯片,5G速率表现相比目前高通骁龙Plus所外挂的X55基带芯片表现更为突出。此外,麒麟芯片还集成了华为最为先进的ISP技术,性能相比上代的麒麟5G芯片有了大幅提升。
对了,除麒麟这块众人瞩目的SoC外,我们还看到了麒麟E,它同样采用5nm工艺制作,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后者可以称之为前者的“青春版”。在具体性能参数上看,CPU规格方面麒麟与麒麟E一样,而麒麟的NPU部分采用2个大核+1个微核的组合,麒麟E则为1个大核+1个微核的组合。同时,麒麟E的GPU配置少了2个核心。可以说,两者差距极小,日常使用没有差别,但对于华为的产品线细分,很有意义。
也恰恰因为这种细分,华为Mate40Pro、Mate40Pro+和Mate40RS保时捷设计版三款产品搭载了麒麟芯片,而华为Mate40标准版则为麒麟E芯片。所以说,Mate40标准版与另外三款型号的区别,除了屏幕,处理器也是一个要点。
目前Mate40系列的起步RAM已经到8GB了,这本身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之前P40还有一款6GBRAM的选择),ROM的选择从GB到GB都有,各位可以自己按需选择。对了,12GB的RAM也终于在“常规版”的Mate系列上得以实现。虽然友商早就把12GB甚至16GB的RAM赋予他们的旗舰,但华为始终稳住,看来这里面也有对自家处理器和系统优化的自信。没记错的话,在以往的Mate系列机型中,只有华为Mate30RS配备过12GBRAM。不过现在无所谓了,就算是给麒麟配一匹更有耐力的马吧。
多提一句,最高端的Mate40RS保时捷设计版除了有12GB+GB和12GB+GB两个普通版本之外,这次还新增12GB+GB的典藏版Mate40RS保时捷设计。产品划分非常细致,也算是为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尽可能精确的“泛定制”效果吧。因为本篇参数表里没有把保时捷版本列出来,所以这里顺便提一下它的价格:元至元三个档次,富豪们,动手吧!
细节,“气质”拿捏得很稳
在网络性能方面,5G+4G双卡双待,5G双模,支持Wi-Fi6+,没有什么短板。毕竟,通讯技术层面,是华为的专长,不会有破绽留给对手。
在电池配置方面,Mate40标准版是mAh电池容量,这与之前P40的两款Pro版本机型一致。而Mate40Pro和Mate40Pro+则有着更大的mAh电池,这在目前的旗舰机里属于主流水平。当然了,因为5nm的麒麟有着更好的功耗表现,而90Hz的屏幕也不会太耗电,加上华为EMUI对于能耗软性调校的功力,Mate40系列机型的续航表现还是让人放心的。
Mate40标准版这次支持50W的有线闪充,而Mate40系列另外三款机型都支持66W有线闪充。无线充电方面,Mate40标准版是40W功率,另外三款则是50W功率。这对于华为机型而言是一个明确的大礼,自家纵向比较一下,在充电性能上Mate40系列比上半年的P40系列有诚意多了。为此,我们也看到了华为同步推出了自家品牌的氮化镓66W充电器(多口设计)。
我们试过,Mate40Pro在2%的状态下到充至80%“心理舒适电量”程度,大约耗时32分钟左右,比Mate30Pro提升明显。而mAh的电池在常规通勤使用负荷状态下,连续极限续航时间也接近22个小时,不错的成绩。
还有一个细节尤为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087.html